转载《闽北日报》第8291期专题报道:《虹润:瞄准中国“智造”推进“三化”融合》
它,年产各类仪表30多万台,拥有400多项国家及100多项软件版权登记;它,曾与神舟飞船、嫦娥探月、原子能反应堆、核电等“高大上”工程结缘,荣获“**”、“*知识产权优势企业”称号和“”;它,经过20年打拼,始终不改初心,风雨彩虹,润物无声,虽身居山区,却壮志在胸:打造国内*产品,助力“中国制造2025”----
10日,在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程序烧录室内,公司员工曾莉娟与记者一同分享“小机器人”带来的便捷和喜悦:把3盘IC芯片放在芯片盘上,只见“机器手”自动挑选两个芯片,不一会儿,绿色指示灯亮起,烧录完毕,“机器手”又自动组装好,进入下一个程序。“与手工操作相比,能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,既省时又省事。”这台全自动IC烧录机,是虹润公司和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共同研发的,一年前投入使用。
这是虹润公司着眼中国“智造”,注重科技创新,推进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,公司董事长林善平是一名典型的“理工男”,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“技术达人”,虹润一款数显仪的算式,是工程师们在他22岁时开发的模糊算式基础上加以改造的,成功而稳定,远远超越了竞争对手。他曾在*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,多个研发项目获省部级奖项。
科技是*生产力,只有依靠科技创新,才能勇立行业潮头。虹润深谙此理,千方百计从“北上广”网罗科技人才,着力自主研发,相继建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、2个研发中心、多家分公司。
中国“智造” 企业动力之源
伴随着工业4.0概念的走热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,虹润开始向工业控制平台系统进发。
副总肖志明带记者走进生产车间,指着公司研发的一台自动电焊机器人介绍,它的投入能把一次电焊的成功率提高到99.9%。机器人能完成五个人的工作量,效率提高五倍,焊出来的产品返修率只有千分之一。
在公司产品展示间,有一件足以显示虹润实力的“当家产品”——数显仪表。这个仪器曾用于神舟飞船、嫦娥探月工程模拟实验,它能检测显示现场压力、温度,并对其进行调节。“我们对温度的zui高控制精度是正负0.1摄氏度,日本企业是正负0.3摄氏度。”
走进公司研发室,总工程师陈志扬正和技术员一起测试一台名为“触摸式数据采集控制工作站”的仪器,它能够对工业现场的温度流量等进行自动化的调控。仪器的正面是一面10英寸的可触摸屏,背面则有大大小小近百个接口,每个接口,都可以采集一种数据源,对历史数据进行记录,并在仪器上进行分析和处理。
“假设某台设备出了问题,比如温度过高、流量异常,我们很快就可以通过这个设备看出来,并且进行调控。这台仪器还能对数据进行分析,看出哪台设备出问题频率高,从而方便诊断和维修。”陈志扬介绍。
这样的技术,让虹润的产品具备了拥抱工业物联网的能力。“我们不但在硬件性能上有所拓展,还向物联网方向发展。目前,我们主持起草了3项物联网国家标准,准备从物联网的接口上,同上的通用网络接轨,让这款数据仪表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接口上传到公网上去,实现物物相联。”陈志扬说。
突破有线障碍,让所有工业仪表实现无线通信。通过建立云平台,无线接收每一台仪表采集到的工业数据,并通过平台发送无线控制信号。虹润,已摩拳擦掌,准备向这一目标进发。
“三化”融合 企业活力之基
经过多年打拼,虹润相继研发出数显仪表、无纸记录仪、过程检验仪等五大“拳头产品”,产品性能均居同*。与此同时,公司还参与了仪表行业31个国家标准的制定,其中3个是*起草人。由于产品“高精尖”,且能广泛用于工业过程控制,吸引了一大批客户。虹润的“朋友圈”——中国空空导dan研究院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、军事医学研究院、大亚湾核电站……多为声名赫赫的航天航空、*、核电、原子能反应堆、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科研院所。
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,虹润生产的精密仪表产品达到了*水平,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自然也要与时俱进,同步升级。于是,虹润开始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。
在虹润的仪表生产车间外,记者看到一个电子看板,看板记录了虹润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进度、返修率、合格率等。这是虹润引入的ERP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部分。公司每天需要管理的产品、仓库零部件加起来有2万多种。以往每天统计,既繁且杂。实施信息化管理之后,每一个零件和成品的去向都尽在掌控中。
在仓库货架上,记者看到,每一个成品都拥有一个*的二维码和代号,扫一扫二维码,可以追溯这个成品的每一个生产环节,倒查每一个零部件的来源,还能对检验、发货等环节进行全流程跟踪。信息化管理,让生产效率提高了2到3倍,效率的提高也让产品销量翻了两番。
为提高生产工业化程度,虹润购入3台全自动高速贴片机、波峰焊机、全自动AOI检测机等*生产设备。这些设备的引进和研发,让虹润仪表主板的焊接合格率达到了99%,仪表返修率控制在0.5%以内。
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,让虹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,而在“两化”融合之外,虹润又加了“一化”,提出工业化信息化与标准化的融合。
在组装成品的工位上,每一个工人眼前都有一个19英寸的显示器,里面存满了各项作业指导书,工人如果忘记操作工序,可以打开里面的文件,一一对照着操作,从而有效降低出错率。
在内部管理上,虹润还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,针对岗位职责、整改意见书等均制定了规范的标准。
“虹润不怕远征难。”依靠科技创新,注重研发“智造”,紧盯市场需求。虹润,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型升级。“国家提出了‘互联网+’和‘中国制造2025’战略,对虹润来说,工业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将是一个新的市场方向。”对于未来,林善平信心满满。